《爱不够的人间》(组诗),是我第一次读到袁东英的作品。这是一个危险的题目:“人间”是个太大的词,空、泛,且显得过于“文学性”。另外,“爱”是动态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。我们习惯了说“爱生活”“爱××”,不仅“爱”本身,其对象亦因遭遇过度使用而内涵透支、面目模糊。所以,“爱不够的人间”是道暧昧的陷阱,在此诗题之下,诗人需小心翼翼,用新而具体的感知经验细节,编织它、填补它、支撑它,才能将它变成一条有效的通途,从隐去的抒情主体——“我”,通达某个具体实在的“诗歌人间”,或曰“话语人间”。
在同名诗篇中,袁东英的“人间”首先呈现为蓝天、白云、风等自然气象的纵横流转:
不是所有深邃的蓝,都在为
一朵可有可无的云彩做底色
值得称道的是那些
来自四面八方有名无名的风
它们把天空吹得比一张白纸
还要辽阔
——《爱不够的人间》
我们知道,蓝天、云彩、风、雨等自然气象,在古典诗歌中已接受过太多文人骚客的轻吟慢颂。作为意象,它们已过于成熟,等待被重新激活,譬如对视觉定位和意识惯性的颠覆:“不是所有深邃的蓝,都在为/一朵可有可无的云彩做底色”,或者一个新鲜动人的比喻:“来自四面八方有名无名的风/它们把天空吹得比一张白纸/还要辽阔”……唯如此,“蓝”才能从蓝天中独立出来,“风”的方向才得以确认,“辽阔”才能拥有具体的形态和内容……
这第一节所展现的,是自然作为自足和自为存在的空间。直至第二节,“我”的出现,才将这个纯粹自然的空间变成“人间”:
我此刻恰恰站在一片云的下面
与虚空保持着必要的距离
我允许来来往往的飞鸟
像一滴雨一样
带来一些小小的情趣
让生活更像鸟鸣
让鸟鸣宠辱不惊
——《爱不够的人间》